妈一样的存在啊 | 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学五行

我也发一篇
作者:陳雅麗 发布人:五行针灸学会 时间:2020-09-27 分类:其他

以下文章来源于飞飞飞越疯人院 

飞飞飞越疯人院飞飞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小编说:

学习五行针灸很大一个挑战在于判断主导一行,这方面如何提升呢?除了多听多看老师的归纳总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多练习。通过多观察看到不同人在本性自然流露时的不同状态,一定会对建立自己的判断经验大有帮助。


像作者一样边看姐姐们,边学习五行~学习可以很快乐😁


⭐ 完美主义-万茜

⭐ 我们就是要站C位


《乘风破浪的姐姐》已经播到决赛了,马上接近尾声。这个夏天这档节目我每期都不落地看了,再次感慨一下确实好看,姐姐们贡献了很多惊艳的舞台表演,也有打动人心的演唱,有些歌曲的演绎让我感觉比原唱还好。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在交互中碰撞出的火花,展露真实的人性。


带着五行视角去看人,可以说是我的“职业习惯”,也是让我感到有趣的一个认识他人的方式。这种观察是在某个人身上突然体验到某一行的特质,因此好像更能够理解这个人的言行。


这根本称不上诊断,因为诊断只在治疗中才可得到确认;更不能是贴标签,试问有哪一个人能被一个符号完全定义?







发现主导一行只是接近一个人的方式,是整体中的个性化表达,好像是一把心门的钥匙,门背后那个世界,远远超越了我们对某一行的描述框架,它更加丰满而完整。


本次想谈谈在节目中感受到的土。五行中土代表人体的脾胃,与进食、消化、运化传输相关。


诺娜老师说,“你会注意到土行人的嘴常常微微张开,像待哺的小鸟(我称其为梦露表情)。土行人吸引我们目光的往往是嘴,土的不满也通过嘴表达,正像一个孩子没得到想要的东西时会沮丧地瘪着嘴。”


伊能静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最引人瞩目的“嘴”之一——当属年纪最长的伊能静姐姐。


她以难以自控的母性和其他人建立连接,被网络舆论称“妈味十足”。第一次成团主动承担队长,带两个没有声乐基础的队员完成一首voal曲目。


她自称另外两人好像自己的孩子,自动带入了类似“妈妈”的角色,“妈妈”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在输出自己的“母爱”同时也在输出担忧和焦虑,好像一切都带着负担感。


在小考中老师认为她太突出自我,一下把她说得委屈落泪,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到,没有被认可,这对土而言可谓致命一击。


所以她不停在强化一个辛苦的形象,大龄母亲、小女儿在视频里哭闹,矫情地说自己52岁要追梦真的太晚了。


在团队中她又好像一个“知心大姐”,特别能够关注他人被误解而受伤的点,通过情感丰富的表达,予以理解和抚慰。


所以她会如同网友们看到的,不停地说说说说说说说说说,通过说输出自己对晚辈的经验之谈,输出自己对别人的关爱和理解,也同时通过说来让观众知道自己曾经面对的困难和付出,表达自己需要被看到和被认同的需求。


强烈的表达欲,是希望事件的细节都被明明白白地呈现。

微信图片_20200927143508.jpg


钟丽缇


谈到土,还想说说另外一个姐姐——钟丽缇。


她也拥有引人注目的丰满双唇,还有温柔婉转的声音,以及0距离感的无比的亲和力。初来乍到的时候,她主动亲切地问候他人,并让别人称呼自己的昵称:“叫我雅雅~”


第一次姐姐们的会面,和万茜一起走进化妆间时,她聊天时自然而然地挽起对方的手,而万茜只是僵住——显著的对比,不同人对舒适距离的定义大不相同。


微信图片_20200927143514.jpg

我一直感觉钟丽缇是东方的玛丽莲梦露,她们身上有类似的气质,性感丰满又纯真娇憨。


木的性感清晰分明又带有些许侵略性;


金的性感是超凡脱俗又带有些许锋利的克制;


而土的性感是舒展而温和,令人舒适没有距离感,惹人怜爱。


50岁的钟丽缇身上却有种非常自然的小女孩般的天真。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在节目中展现了她语言技能的冰山一角——多门语言(粤语、越南语、法语等)自我介绍,原来她精通多门语言,土“靠嘴吃饭”的语言天赋由此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200927143519.jpg


黄晓明(这里混入个哥哥)


还有节目的主持黄晓明,人送美誉“端水大师”。他在姐姐们之间的调和,让我看到了土作为五行居中一行,使事物致于中和的能力。


没有身段、“忍辱负重”、耐心、贴心服务所有姐姐,并懂得如何安慰、鼓励内心脆弱的姐姐们,这样的角色恐怕除了他这样的性格,没有再合适的人选了。


土以其亲和,包容、承载、以及细腻的共情能力,如妈妈的怀抱般,安全而温暖,总是能够成为宽慰生命的港湾。


微信图片_20200927143525.jpg


五行之土


土之情志为思。


思考的过程如同脾胃消化食物一样,首先需要胃受纳食物,不断研磨腐熟,然后通过脾之运化将精气运输到身体各个需要的部位。


可想而知,没有输入,土会匮乏;


没有输出,土会壅滞;


没有足够的消化,土得不到真正的营养。


这样不停地输入和输出,完整的消化,形成良性的脾胃圆运动循环。


最近重读诺娜老师的《五行针灸随想录》,有一段对土的描述深有感触。







“土行人所需要的并不是‘哦,我的可怜儿’这种苍白的同情话语,而是医者真正的感同身受。他们需要聆听,且是最好不被打扰的从头至尾的聆听。


他们的思考是一个循环过程,从开始的地方结束,然后又重新开始。


如果他们失去平衡,便会重复相同的话语,在原地打转,如同被拴在磨盘的公牛,不停转圈。


如果他们尚处于平衡状态,这种不断搅拌相同思维的需求会减少,但是从不会消失殆尽。


因为土的功能便是处理各种事物,譬如思维和食物,其他各行将它们的能量传递至此,以待处理,它必须司其职责,永不停歇。


如果我保持清醒,知道我的土行病人们需要时间来围绕一个主题打圈圈,那么尽管我已听过他们用同样的话语表述同样的事情,我还是可以置身事外,让这种循环运动继续下去,而不被其所扰。


但是作为一个心直口快之人,土这种慢条斯理、重而复之的思维方式着实让人恼怒不已,一不小心总想打断。


所以和每一个我治疗的土行病人在一起时,我都会在脑海中竖起一块警示牌:


让病人说吧,诺娜,你得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思想,得让他/她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表达,他/她还没说够,你就不许插话!不许点评!”

微信图片_20200927080545.png

微信图片_20200927082150.png

 作者其他文章精选

微信图片_20200927084343.png


微信图片_20200927080542.png

本文作者 | 陈雅丽

微信图片_20200927143533.jpg

2017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医系,2018年初跟随马琴老师学习了五行针灸初级课程,接着参加了诺娜老师主讲的五行针灸提高课程,此后一直持续深入修习五行针灸。


现在厦门出诊,崇尚身心合一,临床以人为本,整体观察,注重疾病与精神心理的关系,运用五行针灸身心同调。

The end

审核 | 王木木

编发 | 森   沐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