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行传承之路》第六章:针灸师的传承(下)

我也发一篇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 发布人:五行针灸学会 时间:2019-10-10 分类:五行书籍

《我的五行传承之路》一书是诺娜·弗兰格林(Nora Franglen)老师对自己几十年践行五行针灸的回顾。本书由杨露晨翻译,中文版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在本书正式出版前,其内容将在五行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老师读后感言:此书无论著者还是译者,都将一个绚丽的精神世界展现给我们,读之,进入了《浮士德》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3.png

由于所有知识的传承路径总是错综复杂,其内在关联的方式也常常截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尤其以针灸为例,其理论基础的跨度不是数个世纪,而是数千年,于是当某些传承超出了我们已传承知识的狭窄范围,便认为那是不可信的。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判断有足够信心,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并不为所动。


我们总是一面试图说服他人他们的信仰是错的或者存在谬误,一面坚持自己的信仰无比正确。正如小时候大人告诉我,和别人争论政治或宗教问题是不礼貌的,所以现在针灸也可以被列入其中。当某个流派的追随者提出,他们的针灸理念是多么无懈可击,或者只有他们的某种技法或选穴方法才是正确的时,那种言辞激烈、立场鲜明的态度,常让我惊讶不已。


我想或许所有的学科都大同小异,因为当我把针灸界的流派之争告诉我当心理治疗师的姐姐时,她说,“那你真该看看那些心理治疗师的做派!”也许我们都希望整个学科的秘密只掌握在我们手中,仿佛只有少数几人才能被选中获得某些知识的秘传,而我们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如果想法或做法与我们不同,就肯定是错的。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png

我以前也和其他人一样,犯过这种盲目偏见的错误——这当然是偏见,因为直到后来给那些非五行针灸师讲课,我才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比我之前所以为的要多。而他们也同样惊讶。我发现,当我们首先立足于共同之处,再去讨论那些实际操作中的不同时,便只是觉得不甚熟悉,而非完全陌生。


很快我也开始明白,所有不同流派的治疗,其疗效的重要基础都在于我们对其基于真理的坚定信念。换句话说,其疗效应是可以得到证明的。如果确有疗效,则可称之为有效的学科,可以被归为帮助人类恢复健康和平衡的众多途径之一。如果无效,其合理性则应受到质疑。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144.jpg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1.png

有趣的是,我注意到自己这些年来在某些方面仿佛在开倒车,无论时间上还是思想上都是如此——从时间上来说,我从初入临床时只注重实践到如今回归基础,仿佛从树枝回归到了树干直至树根。我也比从前更加认识到,如果我坐在生命力强盛的健康枝干上,那么树根就永远在下面输送着汁液,为我所做的一切注入生机,尽管这一知识的传递通道往往隐而不见。


如今,我常鼓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切,我会秉着更大的好奇心,试图去观察我所做的一切是基于道听途说,即他人之言,还是我已自证其效的东西?换言之,从我自己的实践中,我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我所学的是真理吗?实践多年之后,却以这样的方式来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确有些奇怪,但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的针灸师似乎少之又少,反正我在行医的早期是断然不曾有过的。


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所有学习的本质在于,我们即使不对所有的知识,也应对其中大部分的内容秉持相信的态度。我们不能每次拿起针时都从零开始,将针灸重新发明一遍。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前人(对针灸而言则是许多世纪以前的人)获得的知识完全来源于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希望最后传承至我们手中的是已通过临床验证的经验,而非理论上的猜想。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png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于针灸而言则时间更长),我们会发现那些积累下来的知识中,即使不多,也有一些要么已经失去了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要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不提别的,只需说说那长长的五行对应表(五星、五谷、五畜等),现在不少国家学习中医的学生连学都不学了,临床运用则更是无从谈起,而在过去,这些都是基础性的知识。

某一特定行星或动物真的与某一行存在特殊联系吗?有人研究过吗?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证据都很难收集。那长长的五行对应表中,只有极少数仍适用于临床,并在当今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验证,例如五行针灸中与感官相关的颜色、声音、气味、情感(这四个词语如今已成了五行针灸师的顺口溜)。无论是我自己还是他人的临床实践,都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


而其他的许多五行对应则已落入故纸堆中,人们之所以还感兴趣,只是因为它们代表着早期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即万物都象征性地相互关联,以减轻人们对大自然和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220.jpg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1.png

过去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工作究竟有何作用?我认为目前针灸师们并没有好好审视过这一点。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这种探讨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掀起了一场有关传统针灸如何定位的激烈讨论——先前占据着针灸舞台中心的传统针灸,必须为自己重新做出定位,而由于已被有些国家纳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传统针灸或将被体系中的其他医疗方法强行重新定位。


如果想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所有的传统都必须保持生命力,而要想保持生命力,万事万物,无论是树木还是我们的身体乃至思想,都必须抛弃阻碍其生长的无用之物,就像树木必须砍去枯枝,而身体需要脱去死细胞。


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下过足够功夫来区分针灸传承中的活细胞和死细胞,甚至不知道大家是否认为有这样做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我和大家犯过同样的错误,接受许多传承时只图其表面。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224.jpg

微信图片_201910102214062.png

延伸阅读

◎ 序言:我的第七本书

◎ 第一章:成为一名五行针灸师(上)

◎ 第一章:成为一名五行针灸师(下)

 第二章:针灸生涯的不同阶段(上)

 第二章:针灸生涯的不同阶段(下)

◎ 第三章:开始教学

◎ 第四章:运营学校的困难

◎ 第五章:教授五行针灸(上)

◎ 第五章:教授五行针灸(下)

◎ 第六章:针灸师的传承(上)


2.webp.jpg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