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一书是诺娜·弗兰格林(Nora Franglen)老师对自己三十多年五行针灸师生涯里所感所悟的集中表达。其在书中对于如何诊断主导一行,进而如何与患者相处及为患者治疗,做了极为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是五行针灸师不断进阶的必读书之一。本书由杨琳翻译,中文版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在本书正式出版前,其内容将在五行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
正是在这些不易的时刻,五行可以帮助我们——通过针灸帮助我们体内的五行恢复平衡,使我们有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每一行是对生命的哪些方面能产生如此的影响呢?
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把五行简单地归类为几个形状颜色各异的小盒子,这个是绿色的,那个是蓝色的,每一个都有明确的特点。五行不是这样的,各行在其边缘会互相交融,就像彩虹,从远处看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蓝色、绿色及其他颜色,可近了以后,各种颜色反而融在一起、无法分清了。五行也一样,虽然在某些关键方面各行都有明显的特点,但当其向下一行过渡或受到其他行的影响时,表现出来就不那么明显了,这常常让我们的诊断陷入两难,因为有些情绪刚开始看来很明显是悲伤,再看却又似乎是喜悦,或者起初听来悲伤的声音,再听似乎又感觉是在生气。如果把眼睛眯起来、半睁半闭地去看,你看到的可能跟你正常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悲伤可能表现为歇斯底里的大笑,白色上面可能罩着一层淡淡的黄,某种气味可能被另一种气味掩盖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随着生活起起伏伏,我们能量体的形状也在随时变换,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能说它一定就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实际上,事情往往既是这样的也是那样的。
但是,在这些流动起伏、变化不定的后面,存在着某种稳定,因为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也和其他人的身体和灵魂不同。但是,使得我们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人的这些东西,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要成为一个本真的人,就必须接受并面对这一点。因此,要想把我们不断变化的能量用静止的、固定的语言牢笼将其囚禁起来,(这就是我现在正试图做的,)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扭曲,这就是所谓的言语道断吧!因此需要有想象力,用想象力把我描述各行的语言文字的僵硬死板去掉,代之以某种可以伸缩变形、可以反映身体里能量不停转换和流动的灵活,仿佛这些文字、这些书页被泡在水里,它们的边缘逐渐溶解、模糊,融入了彼此。所以,要想在不断的变化中找到方向就需要一个独特的方法——就在我们注视的此时此刻,其边缘轮廓又变化了。所以我们应该把五行看成是不停变化、运动着的,它们相互之间是不同的,又会互相吸取能量,最终塑造了此时此刻的这个我,它们继续运动变化,又创造出下一刻的那个我。
正因为我们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无数细胞挨挨挤挤地在一起构建了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就像科学探索片里播放的,那些被放大的细胞会对外界的任何作用发生反应并不断变化,轻轻一击也会使整个人的结构发生改变和调整,正是基于此,一根小小的银针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到更加平衡的结构。五行针灸师扎下去的每一针,都是要求能量进行调整的一次尝试。这个要求是由五行对其控制的领域发出的。我们已经知道五行代表了五个方面,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构成了每一个整体的人,当发现某一个方面出现了紊乱,我们就用针来对其进行引导和调整。如我上面已经讲过的,由于每一行之间没有严格清晰的界限,因此开始从哪一行着手治疗是一个难题,所以起初的治疗都带有试探的性质。在最初的治疗中,我们专注于某一行,仿佛对病人的五行问了一个问题:这一行是你们中主导的那一行吗?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他们的回答。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比如说,找对了木为其主导一行呢?有很多指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感官和情志的表征,五行通过十二官在我们身上打下了颜色、声音、气味和情志的印记。因此,木所对应的肝和胆将其印记通过每一个细胞发送出去,当身体有了黄疸的症状、出现了青绿色,我们就知道肝胆出了问题。对五行针灸师来说,肝胆的失衡也会表现在情志上,我们的语言中就有许多对精神偏狭的描述。这些鲜明的特征会将我们导向木之一行,可能是出了问题的木,也可能是健康、生机勃勃的木。
第二个重要的指征就是疗效,如果主导一行为木的判断是正确的,通过对木这一行的治疗,木所对应的脏腑就会做出清晰的反应,会出现一些变化,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改变。这种变化可能很微妙,也可能很明显,例如情绪的轻微变化,或是变得柔和了一些,或者突然决定改变生活的方向、要换工作或是休个假。每一个变化的程度大小其实没关系,只要所有这些变化加起来显示这个人是在往更平衡的方向移动就对了,其中感官指标也应显示出其更平衡了。
另一个指征与对变化的解读有关,但不是对病人的解读,而是作为治疗师的我们对于病人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觉知我们自己因病人而触发的内心感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比如一次治疗结束后,治疗师需要细细感知自己的内心以判断治疗前后病人的变化:其被治疗的一行是否比治疗前健康了一些?病人的变化引起了我们内心的哪些感受?要知道,每个人的能量场不仅仅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每个独特的自我,而且能量场有离体特性,其比肉体所占的空间更大,类似辐射一样延伸至我们周围的人和物上。因而,旁边人的能场可以辐射到我们,而我们的能场同样也会辐射到他们,这种相互影响是解读那个人和我们自己的五行是否平衡的一个关键。而学会针对不同行的能量做出适宜的反应又让我们多了一个判断五行的重要指示,有利于我们对主导一行的判断。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作为五行针灸师,我们自己体内的五行能量应被置于何处?既不能忽视我们自己的五行所具有的力量,也不能否认这种力量可能使我们对病人的感知出现偏差。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分清楚,和病人一起时,哪些是因我们而起的,哪些才真正是病人带来的。毕竟,五行针灸师关注的不应是我们自己的需求,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必须考虑在内。我们可以经常问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喜欢这份工作所蕴藏的力量感吗?”,或是“那些让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的病人,我总是避免与他们有更近一步的接触吗?”,因为从是否愿意回答这些让自己不舒服的问题,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地专注于病人的需求。与病人的所有接触都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某种反应,而学会分辨哪些反应是比较平衡的而哪些是失衡的,是需要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的能力技巧。当我们的反应比较平衡时,其会告诉我们有关病人的许多情况,进而了解他们的五行;但如果我们的反应是不平衡的,其告诉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情况,而不是病人花钱请我们做的事!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序言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二章:失衡的印记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四章:通往五行之路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五章:面对未知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六章:人之共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