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六章 : 人之共性(上)

我也发一篇
作者: 诺娜·弗兰格林 发布人:王民菲 时间:2018-11-15 分类:五行书籍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一书是诺娜·弗兰格林(Nora Franglen)老师对自己三十多年五行针灸师生涯里所感所悟的集中表达。其在书中对于如何诊断主导一行,进而如何与患者相处及为患者治疗,做了极为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是五行针灸师不断进阶的必读书之一。本书由杨琳翻译,中文版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在本书正式出版前,其内容将在五行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



第六章

人之共性

【太乙

人似乎喜欢凡事都有一个清楚的界定和标准,一不小心这种倾向也会出现在五行针灸治疗中。这种对确定性的渴望,也会让我们对病人设置条条框框,用类似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他是被动攻击型人格”,或者用五行针灸的话来说:“他的主导一行是木”,却忘记了还应该将这个人独具的特点描述出来。有很多不同的被动攻击型人,每个人的被动性和攻击性组合都不尽相同;同样,也有各种的木行人,没有两个木行人会完全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大而化之的标签以将我们所学的东西分门别类,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些标签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细化,以更好地与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人对应。

 

对人的分类保持机动,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很强的灵活性,无论哪一种疗法都一样。而我们中的许多人会严守着那个最原始的简单粗糙的定义,我自己也经常如此,因为保持灵活是更高的要求,会导向那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比如说,木的情志为怒,因此马上就把所有表现出怒气的人归到木之一行,比之试图理解这个人表现出的是哪一种怒、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么做当然更简单更安全。是火一般的暴怒还是尖刻而冷冷的怒?是向外对他人的怒还是向内对自己的怒?因此,这个怒是否可能是其他行发出的怒?对于“怒”这一表述,需要进行360度全方位的仔细观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快得到解答,我们就必须在那个未知世界里呆得久一些,而这种不知何时了结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心神不安。我们会想,还是把病人的怒简单地归为木行吧,既简单又安全,除非病人又有什么新的出乎意料的表现,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最初的判断。

 

如果病人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治疗有所好转,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回避其中可能存在的诊断失误,而是推以“病人不愿意改变”或者“无论我怎么做似乎都帮不了这个病人”,因为我们害怕改变诊断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其实,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像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充满了未知,打开后可能会出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是让人后背发凉的恐惧。随着病人慢慢对我们敞开自己,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出现,而我们决不能对出现的任何情况感到震惊或心烦意乱。因为,“舍我其谁”,这句话就像是专门说给五行针灸师的,五行针灸师被赋予的任务就是在每个来向我们寻求帮助的个体里看到人之共性。

微信图片_20181115170513.jpg

人之共性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构成了我们互相理解、沟通交流的基础,缺失了这一共性,我们就可能像是来自不同的星球,无法理解彼此了。即使是相距最遥远的两个人,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共同的纽带。每次我看到电视节目里播放的在地球某个遥远的地方生活着的某个边远部落时,我总是震惊于他们和生活在世界大都市伦敦市中心的我是多么地相似啊!我们会为同一个笑话大笑,会表现出同样的爱、同样的关怀和同样的憎恶。也许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与生活在伦敦的我和那些巴黎人有些不同,但是当我看着生活在千里万里之外的这些人,甚至从所谓的“文明”发展程度来看,可以说生活在千年之前的这些人,他们的感情在本质上与我是完全相同的,其表达方式我也十分熟悉。

 

我们生病的时候,正是这个最深层的人类共性发出了求助的呼声,而不是那个表面的、社会性的我们在呼喊。此一共性正是由我们体内相生相克的五行所构成,其根源,或者说整体,即是“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要帮助一个人重新发掘和回归完整,在与其沟通时就必须从尽可能深、尽可能广的角度来看待五行,如此方能在看到其共性的同时挖掘其个性,这听起来有点自相矛盾,确实,从我认为每个人的独特性都是我们体内的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一刻起,这一点就一直让我迷惑。

 

我们不是彼此的复制品,每一个人的基因组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别于他人。但同时,每个人都具备人类共同的基因,体现在五行上,同一行的人都有相同的印记,这会表现在其骨骼、身体及器官的结构上。但在共同基因之上,正是那些使我们与任何别人都不一样的看似微小的不同。我的笑声和别人的笑声不一样,但无论是我的笑声还是其他人的笑声,立刻就会被听的人识别为笑声,可是……我和朋友在机场被拦下来做安检时,我们的害怕都会被看出是害怕,可是……正是这些“可是……”里体现出来的差别,是五行针灸师需要探究的。虽然都是人,但是,这一个病人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的笑声和恐惧,和我的邻居的笑声和恐惧有什么不一样?如何从五行的角度去分辨这些不同,并以此来帮助病人呢?

 

我们与生俱来的五行特质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或是诅咒!),随着我们逐渐成长,这些印迹越来越清晰,最终长成了一个成熟的人,希望是个有能力的人,能够将上天赋予其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亦有能力面对随我们一起来到这人世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试图将我们打垮、击败的诅咒,如有些人尚在母体内孕育时就不是健全的,有些人遗传了某些疾病,有些人在婴儿时期因抚养不当落下了问题,使他们日后的成长和生活更多了一份艰难和不易。所有这些问题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去克服它们、战胜它们,使我们成长;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这些问题,人生将黯淡艰辛,成长更无从说起。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序言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一章:五行针灸师所面对的挑战(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一章:五行针灸师所面对的挑战(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二章:失衡的印记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四章:通往五行之路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五章:面对未知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