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几天,朋友圈中不少朋友都转发了《37岁的武汉男子刘凌峰患癌》的文章。就如同几年前刷屏的复旦女教师于娟的事情一样,读来同样令人唏嘘。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反思,曾经透支生命打拼的事业、获得的成功,究竟意义何在?”
“面对死亡的惶恐和对生命的敬畏,他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劝诫:‘大家一定要关注健康,烟酒不碰,在家吃饭。’ ”
这样的反思,这样的劝诫,很容易击中我们,却很难带来真正的改变。
华思礼教授(J.R. Worsley)1998年在美国纽约的访谈视频中,有下面这样的一段。

这正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写照。


上图中刘凌峰的遗愿清单,让我们看见了,其实我们内心所渴望的从未变过,不过就是华思礼教授讲座中所提到的那些。只是这份了悟要以生命为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了些。
我们往往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会非常轻易地就把健康的责任拱手让出。就像有一次我的二舅非要让我去医院找同学给他开一系列的检查。我问他为什么检查,是有哪儿不舒服吗?他说不是,只是要及早检查,万一有问题了该注意的地方就要注意了。我说不管有没有问题,该少抽烟少抽烟、该少喝酒少喝酒多好。他回我,没问题,那想喝酒还是能喝的嘛。搞得我哭笑不得。
其实健康哪里能是靠几个检查,几个药片就能换来的!
华思礼教授曾在他的书中写道:“Acupuncture can do much to help fight and prevent disease; but maintaining health is not sole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doctor or practitioner. For the most part it is our own.”尽管针灸能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维护健康不仅仅是治疗师的责任,更多的责任在于我们自己。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他的另外一句话。“It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le of the practitioner of classical acupuncture to help to guide the patient towards the Tao,the basis of a healthy life.”作为一个针灸治疗师,很重要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帮助引导病人趋向健康生活,即“道”。
医生也只能是通过帮你过上符合于“道”的生活,才能帮你获得健康。那何必一定要经受病苦之后通过医生来学,早早学习不失为一条捷径。


前几天,参加新加坡基础课程的一位来自东北的学员跟我分享的亲身经历,就完全说明了这一点。
十几年前,她跟她的同学大约同时期被查出膝关节有类似的病变(大约记得是膝关节滑膜炎)。自那以后,她的同学总是愁眉苦脸的,经常谈论自己的腿疾,还专门为了这个病而前往北京等地的大医院寻求治疗。而她并未特别治疗过,只是给予了更多的休息与保护。十几年后,现在的她,基本一年会规划两次海外之行,在家也很少闲着,整理花园、养猫养鱼、烹饪美食、自制各种有趣的生活用品······每一个展示都能引来一片惊呼,腿有时候还是会疼,但并未影响她的生活。而她的同学这几年已经坐上了轮椅,更加地愁眉苦脸。
符合“道”的生活,并不是一个固定化的程式,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深刻认知之上的。曾经有过一个带教病人,那个女孩身体上的症状我已经记不清了。最困惑的问题是她觉得自己不能融入自己的朋友之中,朋友们的话题活动她都不太感兴趣,但是不参与又觉得自己太不合群,于是反复逼迫自己加入朋友们中。但坚持一段时间,又会因为太不舒服而退出,如此循环反复,痛苦不堪。经诊断,她是个金,其实她只要了解自己的特质,自然会明白为什么朋友的话题活动她都不感兴趣,自然能从中挑选真正愿意参加的部分,自然也能明白,她自己没有问题。

诺娜老师在她最新的著作《A five element legacy》第九章中这样描述护持一行:“I think we are born under its protection,live our lives under its protection and die under its protection.”我们在它的保护下诞生,在它的保护下生活,也在它的保护下死去。
当这一份保护不受干扰地发挥最佳作用之时,我们自然能更为自在地生活。在南宁工作期间,某次五行针灸提高班结束后,大家跟老师们一起去吃饭。席间,刘力红老师对诺娜老师说:“你膝盖不好,我开些药给你吃吧。”诺娜老师回:“谢谢,不过不需要。”刘老师开玩笑地说:“信不过我的医术......”诺娜老师认真答:“我当然知道你的医术是极好的,但我更了解自己的膝盖。”这个回答令我崇拜不已。能看清所在的位置,必然能有最恰当的反应。
刚开始学习五行针灸的时候,就发现不少同学都是曾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诺娜老师也是因为接受治疗之后才开始学习五行针灸的)。这与我既往参加的中医学习班都不一样,那些课程都只有专业的医生参加。这并不是宣传的结果,而是源于人们对“道”浑然天成的渴望。自然不必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一个用针给别人治疗的人,但每个人都能够更了解自己,经由过符合于“道”的生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从而尽享生命之美。
而五行的学习就是一条极美的路径。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华思礼教授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学点五行。而诺娜老师更是发愿“如果有来生(谁知道呢,也许我会出现在另外的时间和地点,甚至另一个星球!),我会建立一所五行学校。在那里,针灸只是很小的分支,我要向全世界发出邀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邀请之列。”(诺娜《所有人都该学习五行》)
而我则愿意遵从老师们的教导,把自己从老师们那里学来的真理,这些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并将继续流传的真理,尽可能多地分享出去。

胡彩萍
五行针灸师
医学硕士,200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后受聘于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中医系任教。曾于同有三和中医南宁馆任专职五行针灸师,多次参与同有三和中医五行针灸基础课程的教学。现居太原,专研五行针灸及临床,并致力于五行针灸的教学和传播。
【联系方式】
微信号:Hu-CaiPing
出诊地点:山西太原
非固定门诊,如有需要请提前预约。